人類如何用有限的生命完成探索無限太空的使命?俄羅斯人體冷凍技術公司KrioRus透露,,用于深空飛行的“人體冷凍術”2032年可能面世,。宇航員經(jīng)過漫長的“冬眠”后在太空艙“覺醒”,在遙遠的未知領域完成太空使命,,也許不再是科幻片中的橋段,。
俄羅斯衛(wèi)星網(wǎng)4日報道說,航天員的壽命問題一直是人類進行深度太空探索面臨的難題之一,。在日前開幕的第二屆商用航空論壇上,,俄羅斯人體冷凍公司KrioRus總經(jīng)理瓦列里婭·普萊特說,“人體冷凍術”正在日臻完善:相關研究預計5年后就能使被冷凍封存的人體器官“復蘇”;再過10年左右,,這項技術就能發(fā)展到將整個人從“冬眠”中“喚醒”,。媒體認為,,這一技術可以應用于耗時漫長的太空探索:宇航員一入艙便進入“冬眠”狀態(tài),減少能耗,、保持“青春”,,抵達目的地后再“蘇醒”。
氣相液氮罐
普萊特的言論確實有依據(jù):“今日俄羅斯”網(wǎng)站說,,2016年年初,,美國低溫生物研究機構——21世紀醫(yī)學公司率先使用一種名為“穩(wěn)定乙醛冷凍”的新技術,將兔子的大腦冷凍后再復蘇,,并達到“近乎完美”的實驗效果——這被視為一項重大突破——該領域首次成功復蘇哺乳類動物的大腦,。
學界對于“人體冷凍術”的研究可追溯到20世紀中期,這一備受爭議的課題起初是為人類追求“永生不死”創(chuàng)造條件:接受冷凍的人體理論上可保存大腦,、身體的全部或部分功能,,以期未來能借助高度發(fā)達的科學、醫(yī)學技術使人體“復活”,,或將大腦移植到機器上,,實現(xiàn)另一種形式的“重生”。2005年創(chuàng)辦的KrioRus在這一領域可算是“后起之秀”,,但公司如今已經(jīng)是行業(yè)內最富影響力的機構之一,,和美國同行分庭抗禮。
英國《每日快報》報道說,,與競爭對手相比,,KrioRus提供更“多樣化”的服務——比如該公司提供“人寵合凍”服務,而且價格相對便宜,。據(jù)英國媒體獲得的一份“報價單”顯示,,該公司的“全身冷凍”服務費用為2.92萬英鎊,只保存大腦的費用為9750英鎊,,冷凍大型寵物犬為2萬英鎊,,貓約為8200英鎊。相比之下,,美國同類企業(yè)的收費標準要高出數(shù)倍,。
提供“人體冷凍”服務的企業(yè)或研究機構面臨著一系列挑戰(zhàn)。除法律和道德層面的爭論,,批評人士一直質疑這類技術的可靠性,。因為,迄今為止還沒有一例人類被冰凍后“死而復生”的案例出現(xiàn),,提供該類服務的企業(yè)也無法保證他們的“客戶”有朝一日能“復活”,。有網(wǎng)友認為,這類服務僅是商家在對外兜售理念從中獲利而已。
氣相液氮罐